苏州市红十字会官网
微信二维码

当前位置 _ 最新动态

好事再成双!苏州造血干细胞捐献又添两例

2017年03月14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三月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注定是充满爱心的好时候。继刘泽亮、黄玉龙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苏州又新添两名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分别是苏州市第123例杨保华和第124例王旭。

为捐献推迟创业

1984年出生的杨保华是连云港市灌南县人,目前在吴中区光福镇诚嵘机械厂从事磨具生产工作。2013年,杨保华刚来苏州工作不久,在电视上看到孟非主持的“大爱无疆”捐髓节目,节目讲述了一名患白血病女孩找到了骨髓配型相合的志愿者,但志愿者中途反悔导致女孩无法得救的真实故事。故事深深震撼了他,也就在那时,他知道了只有移植健康人的造血干细胞才能拯救白血病患者,当时他就萌生了做一名捐髓志愿者的想法。

2013年10月,杨保华在木渎金运花园社区服务中心献血现场看到红十字会在招募捐髓志愿者,当即报名填写登记表,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6年11月得知自己与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配型相符时,他有些激动,“没想到果真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捐献的!”。

儿女双全的杨保华为了外出挣钱,将一对子女放在连云港由父母照顾,2016年初刚在老家买房的他每月的还贷压力不小。原本小舅子提出和他在老家合开餐饮店,但为了实践捐献救人的承诺,杨保华决定继续在苏州打工半年,“既然我答应了就不会反悔,我一定会兑现我的承诺!”。


救死扶伤是天职

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的王旭现在在甪直人民医院任团支部书记,32岁的他在工作上获得过不少荣誉。2012年医院团支部被评为江苏省红旗团支部的光荣称号;2009年和2010年获甪直镇优秀团干部;2015年获吴中区共青团系统优秀团干部及苏州市医疗保险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工作能力过硬的王旭也有着一颗热爱公益的心,他曾多次参加团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担任团支部书记期间每年至少2次带队至甪直敬老院开展义诊及送温暖活动。2013年2月,王旭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从最初得知配型相符到最后签署《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整个过程中王旭没有丝毫顾虑,“没问题的,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从2016年接到通知到实现捐献,王旭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3月14日,杨保华和王旭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同时捐献了235ML造血干细胞悬液,这些生命的种子即将挽救两名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两位父亲的善举彰显了“80后”的高尚品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队伍中,为更多的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沈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