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在公共场所试点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
2016年09月07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9月7日上午九点半,苏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应急办、市卫计委等部门在苏州火车站南广场举行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试点配置仪式,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王鸿声,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红十字会副会长陆俊秀,苏州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徐业洲,苏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市红十字会副会长谭伟良,苏州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严晓凤等领导出席。
仪式上,严晓凤在讲话中指出,绝大多数心脏停搏患者需要立即电击除颤,促使心脏恢复正常心律,这就需要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一“新式武器”。在医疗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如果能够在现场第一时间得到AED机的辅助,将极大提高挽救生命的几率。接下来,市红会将根据公共场所人流量、单位设置意愿等因素,选择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场所等人群密集地区和单位,计划设置10台AED机。
据介绍,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都在公共场所或家庭,当专业急救人员赶到时,首次除颤的时间常常在事发10分钟以后或更久,较晚的电除颤则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导致院外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极低。“时间就是生命”是心脏猝死患者抢救最直接的体现。在人口密集公共场所设置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国际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
活动现场,苏州市救护师资为大家演示了紧急情况下使用AED机的操作步骤。苏州市红十字会已将AED使用方法纳入红十字初级救护员培训大纲,各区红十字会将与投放单位紧密配合,指导各单位完善AED机管理和维护,积极开展AED机管理员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确保自动体外除颤器真正发挥“威力”,物尽其用。
作为省内第一个在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城市,苏州下一步还将重点做好管理人员及市民群众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让更多民众学会救护技能和如何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掌握自救互救技能,真正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提高全社会自救互救能力。(沈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