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护士妈妈捐干细胞救人
2016年03月09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今年25岁的王忆汐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昆山姑娘,2011年毕业于苏州卫校护理专业,同年7月进入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工作。现在的她不仅是一名13个月大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名值得尊敬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在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中,王忆汐首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和深刻意义,当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员。2015年9月,王忆汐接到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被告知自己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配型相符。红会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她当时正处于哺乳期并且5个月前接受过胆囊手术后,建议她慎重考虑,量力而行。就在大家认为她会放弃这次捐献机会时,王忆汐打来了电话,决定同意捐献,“没有什么比救人命更重要的”。
得知王忆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十分担心,有人劝她等孩子断奶了再说,有人甚至指责她这样做是对家庭和孩子不负责任。虽然承受着不小的“舆论压力”,但作为护士的王忆汐深知自己捐出的造血干细胞对于患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存活下去的希望。于是,她不停地向家人做解释和思想工作,向他们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的科学道理和挽救血液病人生命的意义。她的坚持和勇气打动了家人和朋友,赢得了大家的钦佩。
2015年11月,王忆汐接到市红十字会通知,血液高分辨比对已成功。但在体检时,却查出她的谷丙转氨酶过高,听到这个消息时,她的家人趁机劝道:“刚好这次检查不合格,就不要捐啦,在家把身体养养好!”。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王忆汐突然站起来严肃地对父母说:“如果我捐献的骨髓,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可以让她得到重生,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之后王忆汐每天坚持跑步、跳绳,饮食上注意调整,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她终于顺利通过了第二次体检,并于2016年3月3日入院。
3月8日上午,经过三个小时的采集,王忆汐献出了宝贵的226ML造血干细胞悬液,这些生命的种子即将被送往上海瑞金医院,拯救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王忆汐也成为了苏州市第107位、昆山市第43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位“90后”辣妈的爱心义举将感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中来,让爱心之花开得越大、越密,让正能量传播得更远、更广!(沈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