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眼角膜捐给江苏人”------常熟市红十字会助学土门学子引发爱心传递故事
2010年01月20日编辑:苏州市红十字会
2010年元月的一天,在四川省绵竹市土门镇天宝村,一间临时搭起的简易棚子里,瘫痪卧床好几年的村民王恩在病床上与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签署了无偿捐献眼角膜志愿申请同意书。这在整个绵竹市也是第一例,更何况是这座相对闭塞的小山村里。同意书上,还特别注明了一条要求:一枚眼角膜捐给江苏,另一枚捐给澳门。“我没有别的可以回报江苏人民对绵竹人民的深情厚谊,只有将眼角膜捐出来,希望能让其他人看到光明。”
![]() |
![]() |
壮汉连遭鼻咽癌和胸椎肿瘤
王恩家是村里的特困户,数年前,王恩出现头痛等症状,到医院一查,竟然是鼻咽癌!后来检查中发现,又患上了胸椎肿瘤!很快,他三分之二的躯体瘫痪,只能坐在轮椅或躺在床上。一家五口的生活开销,六七十岁的老父老母、年幼的女儿需要人照顾,王恩病重后,一大家子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一人肩上,靠着种地、打零工来维持生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爆发。绵竹正是重灾区之一。天宝村2760名村民中,33名死亡。王恩家里的五间房子全塌了,所幸的是一家人都没受伤。别人是跑出来的,他没法跑,只有坐在屋子里听天由命。
死后将眼角膜捐给江苏人
地震后,王恩突然告诉妻子,等死了后,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去。“我什么事也做不了,想来想去,唯一能报答社会的,也就是把全身所有的器官都捐献出去,可是我瘫痪后,很多器官都不行了,就剩下这对眼睛还好,我想把眼角膜捐出去。” 1月20日上午,绵竹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杨廷和四川省红十字会眼库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王恩家,为他办理捐献手续。这是一个用木头和塑料布临时搭起来的简易棚,只有十几平方米,放了三张床,糊墙的黑色塑料布已经破了很多洞,不时有刺骨的寒风吹进来。屋里唯一的电器,是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当天,王恩躺在床上,费力地口述了自己的捐献志愿,妻子在旁边帮他签字,并写下心愿:两枚眼角膜,一枚捐给江苏,一枚捐向澳门。王恩说:地震后,五湖四海的同胞都来支援我们,我无以为报,捐献眼角膜也算是我对社会的感恩吧!江苏人帮了我,我也想帮帮别人。为什么要特别指定捐给江苏和澳门?王恩的妻子张楠说,这是因为江苏是绵竹的对口援建地区,澳门红十字会则是土门镇的对口援建组织。“我们不认识什么江苏人,但是,地震以后,我们吃的东西、穿的衣服,很多都是来自江苏;江苏人还帮我们盖了房子。”村头正在建的集中安置房就是江苏常熟的建筑工人们建的,张楠去看过,整齐又结实。其中有一家,就是王恩家的,用不了多久,全家人就可以搬进去了,不用再住这个破旧的窝棚。10岁的女儿王兴琪能够继续上学,也是因为一名毫不相识的江苏人在默默地资助。去年起,这位从来没见过面的王叔叔就帮她付了所有学费,并答应至少会帮她读完初中。除了学费,王叔叔还时不时地给家里寄来钱。“他又寄了一笔1000块钱来,我刚刚到镇上的邮局取了钱,”张楠感激地说:“丈夫说,江苏人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也要知道感恩,要报答。他想用自己的眼角膜,帮助一位江苏人能看见光明。”
常熟资助者: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令对方如此感激
常熟市董浜镇金龙村八组村民王振良不知道王恩捐献眼角膜的事情。2009年2月,常熟市红十字会在常熟日报倡议开展“手拉手”结对助学四川灾区贫困家庭学生的活动,王振良率先报名。从市红十字会提供的资料上,王恩的孩子成绩不错,语文97分、数学98分、英语96分、综合科98分,“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帮助她。”王振良此后与助学的孩子保持联系,并陆续寄出了3000元钱给王恩,帮助他治疗和生活。王振良说:没想到,王恩的病这么重。更没想到,自己的行为,会令对方如此感激,用捐献眼角膜的方式来回报社会。“这位父亲,太令人钦佩了!”“其实,提到江苏人,绵竹人民都存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江苏对我们的帮助简直无处不在。”村委会主任说,最近这种感恩的氛围更加浓厚,因为被地震损坏的家园,重建起来了;大家的信心也逐渐恢复,就连村子的那一片玫瑰生态旅游基地,也是在常熟的帮助下建起来的。这其中的资金来源,有无数常熟市民在灾后通过常熟市红十字会捐献出的全部爱心款。